txvlog官网app:糖心vlog app免费版下载-这个“超强致癌细菌”,宝宝感染率高达40%,预防却很简单

频道:商业 日期: 浏览:1

原创

要问宝宝们的老冤家是谁,毫无疑问,一定是各类细菌、病毒!

其中幽门螺杆菌算是“常客”了,这不,宁波一位小朋友就中了ta的招:

来源:钱江晚报

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癌的重要病因,传染性强,可长期存活在胃里,和慢性胃炎、胃溃疡等胃部疾病关系密切......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既如此,那是不是要抓紧检查、安排治疗呢?别急,看完科大大(ID:kexueyuer2012)对ta的深扒,各位心里就有谱了!

1

3大常见误区,坑了无数家庭!

提到幽门螺杆菌,很多人都能聊上几句,然而对错就要另说了!

下面这3种常见的认知错误,可坑了不少人家。

1. 口臭、屁臭=感染幽门螺杆菌

真不一定!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宝宝,其实没症状,要不是检查发现,根本不知道。

通过气味“识菌”,那是天方夜谭!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口臭主要源于口腔细菌对食物残渣、唾液蛋白的发酵,屁臭主要来自肠道菌群发酵食物产生的硫化物,这个锅幽门螺杆菌不该背啊!

2. 吃大蒜、用牙膏能杀死幽门螺杆菌

科大大猜测,说这话的人,很有可能是大蒜卖不出去了!

不可否认,大蒜提取物有杀菌作用,但大蒜变成大蒜提取物差距很大。也没有研究表明大蒜能杀掉幽门螺杆菌。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另外想靠用牙膏给娃灭幽门螺杆菌的家长,快停手吧,同样没有研究证明任何牙膏有这功效!

别轻信广告,要信就信科大大!

3. 有家人感染,要和孩子隔离

这是要制造家庭矛盾的节奏吧!

隔离就duck不必了,不过这3个小动作,千万要规避,以防宝宝被传染: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说到这里,可能有宝爸妈要问了:家里大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,那宝宝是不是也要带去查查呢?

来,往下走☟

2

宝宝有这5种情况,必须查!

一般来说,14岁以下的孩子不建议常规检查幽门螺杆菌。

但遇到以下5种情况,就有必要去检查了!

1. 宝宝经常肚子疼、打嗝、呕吐、反酸、食欲不振等。

这可能是娃的肠胃出问题了!

如果医生考虑宝宝可能患有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等,在寻找病因时,幽门螺杆菌就是怀疑对象之一。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家长要尽快带宝宝去医院,遵医嘱检测,排查病因。

2. 缺铁性贫血反复难治,找不到原因。

铁的吸收部位在小肠,幽门螺杆菌感染属于肠胃疾病,易引起铁吸收障碍。从而导致宝宝缺铁性贫血。

因此宝宝有难治性缺铁性贫血找不到原因时,就要考虑检测幽门螺杆菌了!

3. 家族直系亲属(父母、亲兄弟姐妹)有患过胃肠肿瘤的。

4. 宝宝患有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。

5. 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(NSAID)的宝宝。

具体检测方式医生会根据情况选用,一般推荐儿童选用C13呼气试验,过程易操作、无痛苦。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你没看错,国内外指南都不推荐14岁以下的孩子常规治疗、根除幽门螺杆菌。

原因有三:

1. 根除难。小于10岁的孩子即使清除了幽门螺杆菌,1年内再感染的几率也大大高于年长儿童及成人。

2. 所用药物副作用大,妥妥地皆是抗生素。

3.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很多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,并不主张为了预防成人期幽门螺杆菌相关并发症而进行根除治疗。

当然了,也不是所有宝宝感染后都能相安无事!

以下情况就要考虑根除了: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3

成人感染后,需要根除吗?

家长最怕的就是把病菌传给孩子,所以如果确认自身携带幽门螺杆菌,可以考虑根除!

但必须认清一个事实:就算你安全了,那你可以保证别人不传染给孩子吗?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口口相传是最常见的传染方式,孩子的“抵抗力”较差,极容易被传染上。

所以,只保证自己不携带幽门螺杆菌,并非根本解决办法,关键还得平时做到位!

除了日常要规避科大大上面提到的3个动作,也要摸清幽门螺杆菌的特性:不耐热!

所以不吃生的食物、餐具定期高温蒸煮是能有效规避的。

另外有调查显示,厕所的水龙头细菌数是马桶座圈的44倍,所以,别以为马桶最“脏”,厕所的洗手池、水龙头也要定期清洗,杀掉细菌。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那除了担心孩子被传染,成人自身的身体情况是决定要不要根除幽门螺杆菌的重要因素: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最后,科大大强烈建议把今天的文章转到家庭群,让家人们共同建立健康的用餐、卫生习惯,让幽门螺杆菌无缝可钻!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★本文涉及的相关知识已由专家审核:

朱伟: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。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,从事儿科临床工作11年,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、消化系统疾病、泌尿系统疾病及新生儿相关疾病的

阅读原文